血液透析過程中出現于透析相關的低血壓是透析患者常見的并發癥之一,發生率為25%~50%。
即指平均動脈壓比透析前下降30mmHg以上,收縮壓降至90mmHg以下,多出現于透析的初始或后1~2小時內,臨床上可表現出一系列的前驅癥狀。
1.出汗伴惡心嘔吐
多由于超濾量過多或超濾速度過快引起血容量下降所致。患者表現為焦慮、出汗,自訴無力,胸悶不適、煩熱,應警惕低血壓的發生。
如不及時處理隨即患者大汗淋漓,可伴有惡心嘔吐等即已發生低血壓。
2.肌肉痙攣
透析發生率為10%~15%。由于超濾過多過快,循環血量減少和肌肉脫水過多有關。
多發生于透析中或透析后數小時內,表現為:局部肌肉強直性收縮(俗稱抽筋),下肢肌肉或腹部肌肉痙攣,疼痛劇烈。肌肉痙攣發生的同時或隨后即有血壓下降,一般可持續數分鐘。
3.口渴,聲音嘶啞
多發生于患者體重控制不理想,透析間期體重增長過多的患者。特別是:上機前短時間內飲用大量的水,當血管內的水分被脫出,血管外組織間隙的水不能及時轉移到血管內,導致超濾量大于組織液的回流量,患者自感極度口渴、煩熱、說話聲音沙啞,警惕血壓即將下降或已開始下降。
4.眼球干澀、凹陷
常發生于初始階段透析的年輕患者。在沒有掌握好干體重的情況下,超濾率設定過大,再出現負超值時,機體各方面處于代償階段時,眼球會出現干澀不適、凹陷伴口渴,應警惕低血壓即將發生。
5.腹痛、便意感
多發生于貧血、糖尿病、基礎血壓低、血容量不足的患者。患者自訴腹部疼痛、有便意,似傷食腹瀉感,癥狀反應急,患者往往要求立即停機排便,但多無大便排出。
當血液回輸入體內,癥狀隨即減弱或消失。重新上機要及時調整透析參數,防止低血壓的發生。
6.打哈欠
多發生于透析3~4小時內,由于超濾量過多,血液循環量減少,供應于腦組織的血液量相對不足,患者往往頻頻打哈欠。
而頻繁打哈欠時,監測血壓并無大的變化,常常瞬間低血壓即發生,且程度嚴重,患者常伴嘔吐,大汗,甚至出現一過性意識喪失,應予以高度警惕。
7.頭暈、頭痛
多發生于老年體弱或糖尿病患者。患者心臟代償不全,血漿再充盈不足,靜脈容量擴張,動脈張力降低等。
當將體內血液的一部分引出進行體外循環時,則造成腦缺血缺氧引起頭暈、頭痛。隨即可能會發生低血壓。
8.糖尿病低血糖
另外糖尿病患者為防止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的發生,透析中過多過快的進食食物,使胃部血管擴張,血液分流,引起短暫性的供血不足,患者往往首先表現為頭暈、頭痛,之后應警惕低血壓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