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周透析幾次為宜?
誘導透析期內為避免透析失衡綜合癥,建議適當調高患者每周透析頻率。根據患者透前殘腎功能,可采取開始透析的第 一周透析3~5次,以后根據治療反應及殘腎功能、機體容量狀態等,逐步過渡到每周2~3次透析。
2、每次透析時間多少為宜?
每周3次者4~4.5小時/次,可保證每周總治療時間不低于10-12小時。較佳透析方案為一周三次,每次4小時。當然,如每日短時透析等方案可以更好地接近人體生理狀態,減少遠期并發癥,提高生活質量。
3、為什么要定期檢查肝功能、腎功能、電解質、血常規、血脂分析、血鐵檢測、血β2微球蛋白、甲狀旁腺激素、乙肝、丙肝、HIV、B超、心超等?
血常規、腎功能等建議每月檢查1次,鐵指標建議每3個月檢查1次。以便及時了解貧血、透析充 分情況,一旦發現異常應及時調整透析處 方和藥物治療。
肝功能、血糖和血脂等代謝營養指標,建議有條件者每1~3個月檢測1次,可以了解機體營養等狀態,及時調整治療,因營養不良是透析患者長期預后的危險因素。
乙肝、丙肝、HIV指標:要求開始透析不滿6個月患者,應每1~3個月檢測1次;維持性透析6個月以上患者,應每6個月檢測1次。由此對血透患者進行分區、分機治療,避免交叉感染,增加了透析的安心性。
建議血電解質每月檢測1次,血iPTH每3個月檢查1次,可及時調整藥物及透析方案,維持鈣磷、骨骼代謝在正常范圍,減少長期并發癥。
定期檢測血β2微球蛋白,在出現異常時及時調整透析處 方,可以減少透析相關淀粉樣病變的發生。
心血管結構和功能測定包括心電圖、心臟超聲波、外周血管彩色超聲波等檢查,建議每6~12個月1次。可及時了解漿膜腔積液、心血管并發癥等情況,及時作出治療的調整。
4、每次透析間期的體重多少為宜?
透析間期體重增長不超過干體重的3%~5%,或每日體重增長不超過1kg。
透析間期體重增加過多會造成下一次透析前血容量負荷過重,甚至因急性肺水腫需急診透析;會引起血壓增高,從而增加心、腦血管發生意外的概率,降低患者的生存率;還會因為透析中需要排除過多的水分而增加超濾,造成透析時低血壓、肌肉痛性痙攣等表現。
5、血壓控制在多少范圍為宜?
血液透析患者血壓控制目標透析前為<140/90mmhg,老年人<160/90mmhg,透析后為<130/80mmhg,但收縮壓不要低于110mmhg。因為血壓過高會引起心腦血管并發癥,血壓過低會引起透中低血壓反應及內瘺閉塞。
6、為什么要用左卡尼汀?
左卡尼汀是哺乳動物能量代謝中需要的體內天然物質,其主要功能是促進脂類代謝。左卡尼汀適用于慢性腎衰長期血透病人因繼發性肉堿缺乏產生的一系列并發癥狀,臨床表現如心肌病、骨骼肌病、心律失常、高脂血病,以及低血壓和透析中肌痙攣等。
7、為什么要做HDF(雙泵機)?
普通血透只能清除小分子毒素,而HDF能通過彌散和對流兩種作用清除小分子毒素和中大分子毒素(如甲狀旁腺激素、β2微球蛋白等)。故建議血透患者1-4周行一次HDF。
8、糾正貧血的重要性,貧血有什么不好?怎樣治療貧血為合理?
慢性腎衰竭患者因促紅細胞生成素缺乏、營養不良、缺鐵等原因容易引起貧血,貧血可導致乏力,頭暈,心悸失眠,甚至暈厥,低血壓休克。糾正貧血需使用促紅細胞生成素,了解有無鐵缺乏,若血透患者鐵蛋白<200ng/m,轉鐵蛋白飽和度<20%,需補鐵。靜脈優于口服補鐵。
血透并非全部的腎臟替代治療,它不能全部清 除體內尿素癥毒素、不能全部糾正尿毒癥引起的代謝紊亂、也不能替代腎臟內分泌功能。隨著透析時間延長,毒素積累,代謝紊亂和內分泌失調所引起的問題逐漸加重,可引發一系列遠期并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