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作為腎臟替代治療最重要的方式之一,目前已經成為眾多尿毒癥患者的首要選擇,血液透析透析前需要建立血管通路,目前臨床常用的血管通路主要包括:臨時中心靜脈置管、半永久導管、自體動靜脈內瘺、人造血管等。今天就跟大家詳細講解下這些血管通路應該如何選擇。
一、臨時中心靜脈置管
臨時中心靜脈置管一般適用于需要急診透析的患者,比如合并急性心衰、嚴重高鉀等情況的患者,這些情況下,需要立即行透析治療,改善患者一般狀況。臨時置管一般選擇頸內靜脈和股靜脈部位,頸內靜脈為首選,若患者不能平臥或頸內血管條件較差時,選擇股靜脈置管。
二、半永久導管(帶CUFF的長期透析導管)
半永久導管是長期血液透析通路的一種選擇,相對于臨時導管,留置時間更長,感染及血栓發生概率減低,且透析流量更加充足。主要用于以下情況: 害怕血液透析穿刺;腎移植前過渡期的患者;合并晚期腫瘤生存期較短的尿毒癥患者;短期內不能建立內瘺的患者(如反復心衰等);低血壓狀態不能維持內瘺流量的患者;血管條件較差不能建立內瘺的患者等。
三、自體動靜脈內瘺
自體動靜脈內瘺是血液透析患者首選的透析通路。相比于導管,自體內瘺感染風險大大減低,且通路壽命明顯高于導管。適合于慢性腎衰竭需要長期透析的患者。但是對于自體血管條件較差、有明顯凝血功能障礙、存在嚴重心臟器質性病變等情況的患者存在禁忌或相對禁忌。一般自體動靜脈內瘺選擇前臂頭靜脈-橈動脈吻合作為首選方式,其次還可以選擇高位動靜脈內瘺(頭靜脈-肱動脈)。
四、人造血管
人造血管具有組織相容性好,長期通暢率高,血流量大,口徑和長度可任意選擇,能用于反復穿刺及使用時間長等優點。缺點是價格昂貴,手術難度相對較高,術后易發生血清性水腫等并發癥。
對于需要長期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選擇的順序依次是:前臂自體動靜脈內瘺成形術、高位動靜脈內瘺成形術、人造血管動靜脈內瘺成形術、半永久導管置入術。大家需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